多元体验 土家风华

作者: vch13794206
发布于: 2024-01-02 13:49
分类: 教育研学

一、研学背景

      黔江土家十三寨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6.5平方公里,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北部的板夹溪流域。十三寨是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由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和十三个依山布建的自然村寨组成。板夹溪土家十三寨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集居带,集土家建筑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沉淀深厚,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峡谷景观于一体,是开展以乡土乡情为主的研学旅行不二之选之地。

 

二、研学意义

1、通过实地考察与导师讲解,学习土家族的服饰、饮食、建筑、劳作器具等,了解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2、通过学习和体验土家拦门酒、后坝山歌、土家摆手舞、竹竿舞等非遗项目,了解乡土乡情,传承非遗技艺,增强文化自信。

3、通过踩高跷、扳手劲、滚铁环等土家竞技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调能力与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中感悟合作共赢、协作之美。

4、在教师和研学导师的指导下,记录、整理学习到的非遗项目,能够在体验过程中认识乡土人情。

 

三、学科链接

【语文】《少数民族》

【历史】《湘西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料》《中国土家族民居》

【地理】《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

 

四、研学安排

(一)我有所思

土家民俗博物馆

入寨时为什么要喝拦门酒?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土家族的常见习俗都有哪些?土家族的服饰、饮食、建筑、劳作器具又有哪些特别之处?

品味非遗,体验秋收

土家民歌的适用场合有哪些?摆手舞的含义是什么?秋收时应该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二)学有所获

核心内容一:土家民歌

      民歌是土家族口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家人民爱唱歌,山歌越唱越快活”。从来源而论,土家民歌来自巴歌。唐代刘禹锡根据巴歌创造的《竹枝词》世代相沿,其特点一直保存在土家族民歌中。土家族至今传唱的“杨柳”即为《竹枝词》之一种。在土家与汉族长期文化交流中,土家民歌又受汉族诗歌的不小影响。由于土家人多会汉语,或既能讲汉语又会讲土家话,因此演唱土家民歌大部分都是用汉语唱的,也有用土家语唱的。2014年11月11日,土家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核心内容二:拦门有礼

      拦门酒是一个对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尊贵的一个礼节。为了表示对客人的敬重,土家族族的人会在家门口摆上他们自己酿造的酒,等客人到来的时候就劝客人喝酒。这个习俗从侧面也表现了土家族人非常的热情好客。

 

核心内容三:土家文化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以白虎为祖神,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着一只木雕的白虎,时时处处不忘敬奉。土家族日常主食营谷、稻米等,菜着以酸辣为主。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传统衣料多为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土家织锦史称“寅布”、“溪州斑布”、“土锦”等。土家语称“西兰卡普”。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等。语言文字,士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

 

核心内容四:秋收喜悦

      挖莲藕、收水稻、摸稻花鱼等秋收文化源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既是农民们付出努力和辛勤工作的象征,也是他们对自然赐予的感恩和庆祝。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农耕文化,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丰收带来的喜悦和对自然界的敬畏。

推荐文章

  • 返回顶部